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公共版)有針對國中生與高中職生在校是否快樂進行較為長期的研究,從 2001 年至 2007 年每隔兩年進行一次。
在國中生中,在 2001 年 84.1%(11761名)的人給予正面的答案,而 2003 年僅有 77.3%(10233 名;2005 與 2007 年未對國中生進行調查),可以看百分比就減少 6.7%,足足多了一千多人感到不快樂。
康健雜誌社於 2008 年進行「青少年健康行為與親子關係大調查」結果發現有 80% 的人有煩惱卻無處可訴,30% 想過自殺、20% 曾自殘。
兒童健康聯盟於 2013 年發表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指標進行之「台灣兒童健康幸福指數」研究(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13),其中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面向指標包含自覺健康、學校生活、個人幸福感三組,我國兒童青少年有 25.2% 自覺健康普通或不好,22.5% 兒童喜歡上學,82.2% 自覺生活滿意度高於中位水準。
依據 2014 與 2015 年行政院主計總處的全國調查(國民幸福指數在地指標,2015)可發現,有七至八成(81.3%;69.2%)的兒童青少年滿意其生活現況。光是生活滿意就降低 12.1%。
2016 年「心理健康促進」融入國中小學『健康促進學校計畫』可行性之全國調查,發出七千多份,回收三成左右,發現對學校的衛生組長和護理人員中,針對心理健康促進了解的人幾乎沒有,但卻都認同其重要性。
PISA 是台灣參加之國際學生評量計畫(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 PISA),該計畫調查 15 歲的學生,以預測未來十年的社會競爭力。PISA 2012 將閱讀素養定義為理解、運用、省思及投入文本,以達成個人目標、發展個人知識和潛能、並有效參與社會的知能。2012 年 PISA 發現,臺灣有 18.1% 的學生閱讀素養低於水準 2(未具備應付未來日常生活所需的自學能力),於 2009 年 15.6% 還要多,這是一個危機(臺灣 PISA 2012 國家研究中心,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