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心理健康融入教育政策,培養身心健康的學生,原本就是教育的目的。在1979年訂定的[國民教育法]中就提出培養德智體群美的學生,是教育部的責任。因應時代變遷,促進心理健康的工作已從處理疾病端發展到提升全民心理健康,所以以此來檢視心理健康融入學校生活的可行性與適當方式。

心理健康融入教育政策

使用下列四種需求評估

1.規範需求:進行相關教育法規政策檢視。
2.呈現需求:進行「心理健康促進」融入國中小學『健康促進學校計畫』可行性調查,全國共3567所國中小學。
3.感覺需求:假台南德高國小376位中高年級學生在[防災韌性暨心理健康促進融入課程需求調查問卷] 中的一題
4.比較需求:不同國家比較(美、澳、加、英、中國、愛爾蘭、歐盟等)

校園心理健康發展的模式建立,校園韌性養成[心新計畫]簡介

建立臺南市大智、成功里的社區韌性:以組織增能與社區行動為導向

結果 - 心理健康融入教育政策

規範需求方面

1.

國內在1979年就已經通過「國民教育法」,是以「養成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之健全國民」為宗旨。此宗旨,與心理健康息息相關,有各種教材教學與資源網站,但卻缺少成效評估.也缺少直接針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明確目標與行動。

2.

相關身心健康政策、法規及各類計畫、方案,卻常有名無實

3.

課綱教育目標中,心理健康的概念分散於不同核心能力,難以呈現心理健康素養成效;

4.

既有教育政策與白皮書等對於心理健康促進之重視程度,例如學生輔導法、學校衛生法、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精神衛生法、白皮書(資優教育、人才培育、大學教育政策、技職教育、與體育運動政策等)、教育部一○五年度施政方針、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等,都缺少心理健康促進與心理健康之初級預防有關的方針、落實方法等。

5.

校園缺少心理健康的課程。

6.

缺乏心理健康促進之校園整體目標、策略與評價目標;

7.

心理健康營造偏重負向困擾或問題的篩檢與輔導,少有讓學生過得更加快樂幸福及生活有意義的促進或初級預防措施;

8.

未將心理健康列為健康促進學校評核指定項目。

9.

學校有很多外加課程(優缺點),但卻不提心理健康。

10.

大專院校專技缺少心理健康的課程:105學年的全國大專院校學生人數約130萬,修課3,670人次,比例為3‰。

呈現需求

1.

有高達八成五的衛生組長與護理人員同意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應結合在一起;然而,也認為國中小衛生組長具備心理衛生相關知識者不及五成;

2.

學生最值得重視的心理健康相關議題,包括「學習動機」、「情緒管理」、「3C過度沉迷」與「壓力調適」;

3.

全體人員中,認為「心理健康促進」融入『健康促進學校計畫』具可行性者佔五至六成;

4.

將「心理健康促進」融入『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最有可能遇到的困難或問題,包括「學校心理健康促進專業人力不足」、「原先健康促進工作負荷重,無多餘時間辦理」、「個人缺乏專業或 實務能力」、「缺乏家庭配合(如督促健康生活型態)」與「無相關之心理健康促進教材」;

5.

對於未來心理健康相關政策的建議,兩種職別人員中比例最高的前三項看法一致,分別屬於「專業與行政支援」、「責任界定與分工模式」及「政策與配套措施」

6.

質性訪談結果:發現校園中的確是有一群老師、校長、校護或其他行政人員,以及家長,和專業人士,默默在做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的工作。建構心理健康的校園環境,融入生活(睡眠、飲食、 體能活動、心情照顧、社會情緒學習等等)的促進心理健康方案,改善環境的傷害。

感覺需求

以台南德高國小3-6年級學生總計278人。針對在學校或家裡,中高年級學生認為如遇心事或困難、問題時會找誰幫忙之對象、有效性與其差異情形

1.

約六成的全體受試學生指出在學校時會去找「導師」幫忙,其次超過四成找「同學」協助,此比例多於其他老師與輔導、行政等人員。在家中,會找「母親」幫忙的比例高於「父親」,也有 三成的人找其「朋友或玩伴」協助。無論在學校或家裡,皆無人可找的比例為8.6%。

2.

全體受試學生指出最有幫助的人在學校是「導師」,家中則為「父親」;第二有幫助的人在學校也是「導師」,家中則為「母親」;第三有幫助的人在學校是「同學」,家中則為「兄弟姐妹 」。

3.

心理健康需求,提出找「母親」、「父親」、「導師」、「兄弟姐妹」與「同學」討論,前三個能真正幫助其解決其困難或問題的原因,「幫我解決難題、紛爭/提供策略/度過難關」、 「可以說出心事、訴苦/傾聽我說心事」、「教我功課/教育我/教導知識」。

比較需求:國際行動

愛爾蘭

2015 學童心理健康促進指引提出學校責任就在培養出身心健康的孩童,能適應未來社會變遷與挑戰。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融入學校課程中,包括學童與校園中老師和工作人員。全校推展方式 (whole- school approach) 是基本落實的方法。包括建立與整合學校自我評價過程,落實各種社會、個人、健康教育 (social, personal, health education, SPHE) 課程,搭配全國教育心理服務 (National Educational Psychological Services, NEPS) 課程的支持,建立有效跨局處的關係。

歐盟

發現學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是最少被有系統的發展,心理健康是兒少青的人權,也是未來發展為適應成人社會的關鍵。教育是除家庭外最重要發展孩童心理健康地方。實證看到社會情緒學習是促進孩童適應,減少和預防心理不健康的發生,以及處理暴力、霸凌、衝突、攻擊等行為。教育政策中包含心理健康,要要擴展到全國、區域或在地。能提供更多資源,達到心理、認知、情緒、社會技能,都有正向教育結果。增進與兒童心理健康相關之健康、教育、社會與家庭官方機構與 NGO 間的合作。

英國

1. 英國兒童局National Children’s Bureau提出全國兒童和學校校園心理健康促進政策,也進行評估成效的結果,並強調各局處合作
2.公共衛生協會Faculty of Public Health,提出的社會情緒學習則成效卓然。「SEAL」(social emotional aspect learning in school)計畫,融入主要課綱中,全校參與、較高風險學生採用小組策略、最高風險學生採用一對一介入策略;超過八成的教師認為此計畫能促進學生的情緒健康與控制情緒的能力。PATHs計畫,用來在課堂上改善孩子的情緒知能、衝突處理與人際關係建立等技巧。

澳洲

1. 1992起,澳洲推動健康促進學校計畫,在國家層級設立「澳洲健康促進學校協會」(Australian Health Promoting Schools Association,AHPSA),負責制定健康促進學校的全國性目標,融入社會情緒學習為心理健康基礎。
2.澳府在2000年提出心理健康促進、疾病預防,早期介入的策略,也為其各種心理方案參考,雖然近期其心理健康仍較針對罹患疾病的消費者。
3. 全國青少年心理健康基金會;運用綜合資源的MindMatters平台來提升教師、學生、家庭、社區心理健康知識與技巧,以實證為基礎提供全國中等學校工作人員與專業人員線上學習、網路研討和支持組織等資源,並指導學校建立自己的心理健康策略,滿足各校獨特的情況,其架構包含四部分:(一)積極的學校社區、(二)使學生具有韌性、(三)父母家庭、(四)學生受到心理健康問題時給予支持。

美國

1. 美國全國預防策略(National Prevention Strategy)於2011提出關於心理與情緒幸福感(Mental and Emotional Well-Being)的策略(1)早期發展、正向教養、無暴力家庭;(2)社會網絡與參與;(3)提供個人與家庭的需求;(4)提倡早期發現需求與提供服務。
2. 在SAMHSA之下與心理健康促進相關之介入計畫或方案,校園實施策略為「Coordinated School Health Program」,成效評估的指標包含(1)增加健康知識,態度和技能;(2)強化、提升積極正向的健康行為和健康結果;(3)改善教育的成效與結果;(4)改善社會環境產生之結果。
3.其他由民間單位CASEL推行社會與情緒學習SEL,至今發展出全國性合作計畫,整合促進兒童的社會能力與情緒發展的策略與方案。甚至在伊利諾州已透過立法將SEL制定為該州教育政策一部分,全美也已有50州採用SEL作為情緒教育之素材。

加拿大

學校方面,政府 2009 年在學校塑造全面正向健康心理的整體環境為目標之計畫,以廣義的教育人員為閱讀對象編撰指引手冊
1. 手冊以巨觀的學校相關行政政策制定乃至微觀的第一線教師如何覺察學生心情。
2. 手冊中提供工具包 (Positive Mental Health Toolkit) 導引閱讀者可至網站上查詢所需資訊,由整合性的網路平台 (Healthy Schools BC) 中提供及時可得的詳細線上資源,提供所有學校相關人員同理心、自我概念、反霸凌等心理健康相關議題之實務導引、工作檢核及提供諮詢。
3. 國際學校健康網絡 (International School Health Network, ISHN) 做為各種介入與計畫之平台供查找所有資源,School for all 網站中則提供有學校心理健康之詳細資料,包含各項計畫詳細之實施、評核內容等。

中國

在 2002 年正式頒布 (2012 修正)《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心理健康教育涵蓋各級學校,課程、教科書、演講等相關心理健康論文資料庫。如何將心理健康融入各科目中,不只是一般公民、健康課程,其他例如體育、語文等等。都被提出成現與成效評估。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行動方案

2017-2018 年校園韌性養成 [心新計畫]:發展心理健康促進校園,涵蓋學生、家長、教師。(詳請見海報展)

2016-2017年「建立臺南市大智、成功里的社區韌性

以組織增能與社區行動為導向」兩年期計畫分為「導入期」和「增能與行動期」,運用社會網絡分析、社區需求調查、關鍵訊息提供者訪談、組織與學校的增能及諮詢、預防教育、社區與校園防災手冊、地理資訊系統(GIS)、社區論壇、社區行動等多重策略的合作性研究及方案。從問卷調查嘗試將心理健康促進融入學校相關課程。次年進行社區組織與 學校人員增能方案、編製社區與校園防災手冊及地圖、實施社區與校園防災演習等之規劃參考。呈現國內首度初步「建構社區與學校防災韌性」的模式,以提供其他社區未來之推動參考。(詳請見德高國小報告)

結論

1.

整體而言,心理健康促進即是透過群體介入或整體環境的改善(制度、支持系統等),讓多數人過得更加快樂、生活有意義, 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多數民眾還能維持某種程度的主觀幸福感。需要採用生態模式。與個人尊嚴、生活方式和生活條件密切相關。

2.

分析結果,心理健康是可以或已經融入教育中。但不能紙上談兵,真正要向校園第一線老師學習。促進心理健康人人有責。 瞭解全民對促進心理健康在地努力與需求。學生個人、家庭父母親友、學校老師及行政人員(校長、校護、主任、圖館人員、工友等)、同學,都須有心理健康素養。

3.

心理健康定義:包含從個體身心靈健康到社會群體和國家的和諧安寧與安適感。

1.

個人心理健康:了解自我,照顧情緒,能因應生活的各種狀況,壓力或悲傷應對、自我能力或潛能的實現, 不分是否有疾病,人人皆適用(圖1,2),加強健康導向的學習(圖4)。

2.

社會心理健康:創造個人支持性的環境,增加人與人的互助、互惠,減少人與人之間的隔閡。

3.

國家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促進概念與行動更超越疾病治療,重視心理健康是動態概念(dynamic,狀態、價值、信念、潛能、資源),強調充權概念(empowerment,自立利人、自助助人,充分瞭解、參與、作決定)。要求政府跨單位合作(stakeholder collaboration)(生活各面向都需有心理健康元素)。心理健康促進與初級預防有別於公共衛生的三段五級:政府有責任對一般所有大眾在尚未發生問題前就提供促進性支持發展潛能的心理健康方法,保護性方式維持個人成長機制,以及防範性方式,去阻斷可預測危害因子,加強環境避免傷害心理健康的因素,加強個人抗逆能力,型塑抗逆韌性社區。

建議

1.

心理健康須融入各類教育政策

2.

我們需要有心理健康學習地圖 (K-12 心理健康學習的內容)

3.

各相關政策中都要連結到最極致的教育目標:養成心理健康的學生

4.

離開了心理健康就不能稱之為健康,身心是連結不可分,健康還要加上社會互動。(社會情緒學習,善意溝通)

5.

目前大專校園需普遍開授心理健康或心理衛生課程

6.

了解心理健康與心理健康促進的真諦與方法

7.

現階段簡易心理健康融入校園的實例建議

(1)融入學校物質環境(如:友善的學習環境、圖書館內的相關書籍)
(2)融入社會環境。(如:建構一個包容友善的校園及支持系統)
(3)融入社區關心。(如:家長有互動、和志工有一些相連結)
(4)融入健康教學與活動。(如:融入各領域教學內容、隨機的衛教宣導等)
(5)促進融入健康服務。(建立學生及教職員的心理健康管理)
(6)第一線國小老師對落實心理健康促進與初級預防創意教學的理念與行動。
(7)釐清初級預防的三種特性,在於促進性、保護性、防範性,提出融入教學的內容與方法。
(8)校園宜成立身心健康中心。

關於心閱讀

捐款支持